显示标签为“story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story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08年12月29日

KTV Stuff


岁末将至,又到出来聚会的时候了。09年元月2号将会有个College Reunion,查询了下他们的活动,其中下午是唱歌。Karaoke自从日本人发明后,造福了一代特别是亚洲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,一直很敬佩他们发明了这东西。从诞生到现在的风靡程度来讲,KTV的确是个性价比很高,虽然现在也可以同样选择去酒吧狂欢,但是绝大数人认为KTV实惠、很大众。
以前经常举办这类的聚会我多次嚷嚷着去Bar,可是没人理我,或许某些人强烈反对:“Bar!Bar!And go the bar!What else you have got for us?!”“Ok!Never mention that Bar,ever!”每次只能投降的我在也不想提了,可是你知道对于唱歌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对我来说是种不能算是煎熬,因为我不大唱和听中文歌,每次唱歌感觉我是去凑数付钱,这样想想我不是亏了吗?于是,我每次去要么点Jay的歌,要么就英文歌了.不是不唱歌,我也不是那种一到KTV就害羞自己的歌技、性格内向而一直从头到尾端坐在lounge sofa上光听着别人拿着mic飞咽吐沫的人,所以每次KTV Time我都点上英文歌,而这一次次都要受到别人的非议.我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很感冒别人在KTV里唱英文歌,这并不和唱功有多大干系,我认为他们觉得听不懂英文歌唱得是什么,唱重来也不听,所以经常会有对英文歌有十万八千里的感觉,既产生不了共鸣也不能参与合唱.每次在KTV里唱英文歌,都会遇到些令我困惑并且尴尬的事情,就在ISpy里分享一下,如果你也有遇到同样的状况请留言。
有两种情况是让你尴尬和困惑的.首先,会有人直白的对你提出抗议,其中有些举措有点不给人面子。比如会有人(虽然都是你的朋友)直接叫cut it out,我不会理睬他们,然后你会习惯性地听到一句:“没事唱什么英文歌啊!”更有甚者会中途切歌,这是真的cut it out!以上说的"他们"是我的大学同学,而我的高中同学所做的却令我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:记得有一次在PartyWorld@ShanghaiBay,我知道他们对我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,不过一但我多唱几首英文歌时候,居然整个包厢里的所有人(当然除了我)都离开了包厢--All of them chosed to leave the KTV room for the buffet area to grab some food they're telling me.But I know they were not starving at all!They just wanna keep away from my songs and voices.This story were kinda like a song called"Lord to KTV" from Eason Chan.But it really pissed me off.后来到了结帐时候,最好两首歌正巧也都是我的,还没到电脑卡钟的时候,于是我就继续唱下去,但他们以及leave me alone!My friends left me alone twice in such a short period.Can't believe that they did it again!除了这些,我还碰到这样的情况:有时候会遇到最多一个也唱英文歌的朋友,多少为女性.自然而燃地应该我们会成为"知己",通常她们一开始不大唱英文歌,好不唱尽量不唱.但是我的英文歌开唱会同时引爆她们心中存积已久的唱英文歌欲望,于是她们的架势似乎就是跟你来PK、彪歌.她们选择的往往都是女歌手的歌,尤其是Avril Lavigne.女生的歌--又是punk风格、high key--这些我们男生本来就无法匹敌,更何况不是我的风格,所以在多场PK当中我始终处于下风.也许,唤起了唱英文歌的欲望我当然感到高兴,终于我不再孤单,可以有人和我一起切磋了,这本是件好事,我也很乐意地多看到这类事情发生.可是,其他的些"听众们"会起哄,或者会把我们作个比较,这或多或少有点让感到不悦,坏了我之前喜获"同道中人"的好心情,这样的尴尬我记得遇过2次.
另外种尴尬就是当你点英文歌的时候处于举步围艰的境况,这就是点谁的歌.我喜欢Rock,很多乐队的歌是没有的,在很多情况下,我只能将就下唱Back Street Boy的老歌,那只是照词宣唱.不过,通过不断的KTV经历,渐渐地发现了些KTV有着一些适合像我这样唱冷门型英文歌曲的朋友,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下:
1.上海歌城:这是个能让你获得惊喜的KTV.有人说一家KTV的连锁店中的歌曲菜单应该是一样的,但是歌城却不是.我曾去歌城八百伴店、南京东路店和延安西路店,在那里翻尽英语歌曲的点歌菜单,只是些BSB或者是Coldplay的"Yellow"还有Beatles的一些"Let It Be"之类的老歌.当LP出到第三张专辑时候,我不敢确定,也许是LP在中国的知名度达到一个高度时才出现了他们.在大学(大一)里一直在寻找能唱LP的KTV,但是当我对他们失去兴趣的时候,点播菜单里出现了他们,而我只能勉勉强强地唱.To be honest,我已经失去了狂热时期的激情.不过在今年10月长假,我却在歌城五角场电里点到了Radiohead的歌曲,而且是最近一张专辑里的两首歌"Nude"&"Bodysnatcher".Wow!Cool!Radiohead,it's my favor!这个够冷门,往往Radiohead歌只有"Creep"Acoustic的中国翻唱.It's a huge surprise to me.
2.好乐迪 Haoledi:好乐迪就很糟糕,虽然要比歌城档次要高,但菜单明显是在有意在忽略英语歌.Sadly.I don't talk about it.
3.钱柜 Party World:No more words to say,just awsome!钱柜实在是太棒了,不错的装潢,拥有自助餐服务,更主要的是里面的歌曲实在是很新、很全.每次去那里,我都成了麦霸,你相信吗?这令我自己也难以置信.从Radiohead到Coldplay,从Greenday到Keane,最棒的是它还有"Muse"以及最新锐的Punk Band"My Chemical Romance".So cool.我的点歌选择面就像大海一样宽广,点歌时的心情是如此愉悦,也许在过去我会对去KTV会有"Oh no!"有点想逃避的感觉.但如果去钱柜,呵呵,你说呢?

2008年12月8日

The Photo Of The Day

vivian
今晚在翻阅电脑里的相册时,陡然发现一张美女照,所以索性推出了久违的the photo of the day.这个女孩子和我一所高中,比我低一年级,可以说是一个校花级的人物,被我们封为"陈好".So I'm gonna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her,here is the story:高中一朋友现在和她在同一家公司共事,有一次公司同事们去新天地G PLUS开派队,经过精心make-up and dress-up的她当然是gorgeous,sexy,hot,passionate and become centre of tension.So what?
Loads of man came up to her and everyone wanna offer her a drinks.And what?
Noboday can bring her down and every guy were drunk.hoho that's it. Don't look down her,man!And don't look down any girls or ladies,especially the gorgeous one!
Plus: Her name is Vivian Woo.

2008年10月4日

MyBlogs



Sohu
Blogspot
"My Blog History"I started my first handle in summertime 2006.那时,第一次开Blog是在MSN Space上,名字叫Green Villa,呵呵.在上面写了两个月,在10月的时间转战Sohu,当时对Space有点偏见,MSN的小毛病很多,有很多时候比较难Sign in,最严重的一次是记得当时发生了次海啸,把海底光缆给损坏,MSN全面瘫痪,似乎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才得以全面恢复.所以我决定换地方,看了Sohu的版面以及周围的一些朋友都在用Sohu,所以OK,就用了Sohu.在Sohu一待就是将近2年的时间,在这期间换了N多的版面,也更改过三次Blog Name.一开始叫<雅利安>,版面的颜色一直在换,但几乎没有让满意的,当时我觉得我的版面太承重了,风格简单才是我想要得.于是背景色成为了白色,而每个模块的边框色是黑色,这样颜色很反差看起来舒服,随着版面的大幅度改变,我起了个本人最满意的Blogname:.在题目下衍的中文解释是:目不转睛是你的美丽.有点暧昧是不是啊,呵呵.可以说直到我快工作的时候,大概是6月中旬,我决定再次改版,承载可太多的大学时的回忆,是学生时代的产物,我必须重新对Blog进行改版,指在承上启下因为我快工作了,心往社会.我知道这四年的必经之地就是Lu-Jia-Zui了,刚开始这是块我感到陌生的地方,而已经陪伴着承载着4年的大学美好光阴,因此我更改了Hardly的一切,背景和Blog上的图案改成了LuJiaZui的平面俯视图,名字改成<ISpylujiazui>.不过,ISpy in Sohu好景不长,虽然之前所有的一切已经不在存在,但是就如Chris(1986)所抱怨的那样:Sohu似乎太幼稚了,不是个非常专业的Blog门户网站,垃圾广告铺天盖地!"的确,我也觉得Sohu的Blog的确太幼稚,特别是某些版面和模块的设计,总感觉是给小孩子弄的空间一样.多次游历于James和Peter(Woai)一群Expats的Blog中,发觉国外Blog门户网站做得是如此专业,于是决定展转了.首先我选择的是World Express(Woai用是这个),但是由于各种问题似乎比较难access.于是投向另一个Google的Blogspot,由此http://www.frite-nite.blogspot.com/诞生了新的.Frite-nite的意思就是Friday Night,是我向往的周末狂欢夜.Google给每个新来的用户一个选择:你可以自己做出了想要的Link,可以去掉blogspot这一象征google的代名词,让它变得更像一个独立个人的门户网站.我本可以要个http://www.frite-nite.com/,但是条件是你必须缴纳10dollars才能拥有.Aha!我看算了吧.

2008年8月5日

一个故事(故),三个版本

本周是上班培训以来的第3周,一如既往的岗前培训在我眼前已经走过无数工程讲师,他们需要无数地告诫我们如何安全,所以拿了最近发生的一起事故作为了典型案例,因此出现了一个故事、三个版本.

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:一名主工程师A带着自己的新助手B来检测飞机在迫降时候下放旅客的滑梯,由于在工作后滑梯插销并没有重新插上,导致滑梯氧气瓶打开,滑梯充气后自动打开并迅速伸展下放.(这是相当致命的,滑梯充气就等于起氧气罐爆炸而释放出气体使得滑梯迅速下放,这之间会产生巨大的推理,而足以推倒一堵墙).于是这个致命的失误差点导致一个悲剧的诞生,迅速伸展的滑梯直面扑向正好在前的那位工程师....

于是此后的故事发展戏剧性地出现了3个版本,出自不同的三个工程导师之口;

版本一:.......迅速伸展的滑梯直面扑向正好在前的那位工程师,按理如此巨大的推力会把他推向壳舱的另一侧并导致其压迫死亡,但就在这关键时刻,开头提到的那个新助手B眼疾手快地拿起工具车里的一把斧头,把充满着气体的滑梯给打坏,滑梯放气,顷刻间减少了原本强大的冲击力,最后工程师A只是受到了擦伤,捡回了条命.

版本二:.......迅速伸展的滑梯直面扑向正好在前的那位工程师,按理如此巨大的推力会把他推向壳舱的另一侧并导致其压迫死亡,但就在这关键时刻,工程师A见在旁边的新助手毫无反应心中想只能靠自己了,于是鬼使神差般地顺手拿了把在旁的斧头打坏不断扩张的滑梯,自己救了自己.

版本三:......迅速伸展的滑梯直面扑向正好在前的那位工程师,按理如此巨大的推力会把他推向壳舱的另一侧并导致其压迫死亡,但就在这关键时刻,工程师还是被打倒了舱门,但是他居然没事,反而自己用了一把斧头将滑梯打坏,自己从滑梯里爬了出来.

于是版本的不同已经说明了一个现象,我觉得像这样的事故应该讲讲清楚比较好,版本越描越曲折那可不是件好事,三个版本中都很具有戏剧性和创造性,工程师A只是受了点伤保住了性命本身就具有运气的成分,第一个版本应该是最接近于现实的,其他2个几乎是在拍Holywood式的电影.

只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故越少越好,安全是第一啊!